年,“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ildlifePhotographeroftheYear)迎来了它第50个颁奖典礼。年,英国第一份彩色印刷的自然杂志《动物》创刊,这份杂志就是BBC《野生动物》杂志的前身,为了推动自然和野生动物摄影的发展,也是为了这份杂志可以获得更多好的彩色野生动物照片,其创办后不久,就举办了一届国际性的野生动物摄影大赛,5年,BBC《野生动物》杂志再次举办这一大赛,并将其更名为“野生生物摄影年赛”,到今年,这一大赛已经举办50届,从5年第一届正式年赛收到61张参赛作品,到最近几年,每年的参赛作品已经超过40,张。(在前年和去年,果壳网都向大家介绍了这项比赛的获奖作品。)
5年,年轻的艾爵爷为C·V·R·多德斯韦尔颁发第一个年度野生生物摄影师大奖,多德斯韦尔手持彼得·斯科特爵士设计的金牌。图片来自野生生物摄影年赛50周年纪念精选集《生命之灵》(原书名:HowWildlifePhotographyBecameArt),本书由野性中国联合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公司引进,并将于11月初正式发售。
第50届年赛的奖项设置较过去几年发生了以下一些变化,新的年赛组别设置对原先的框架做了整合和调整,并与时俱进的加入了延时摄影和允许青少年使用手机拍摄的作品的组别。具体的调整内容可以参考文章最后的附录部分。
获奖作品总冠*第50个年度野生生物摄影师的桂冠由美国《国家地理》著名摄影师迈克尔·尼克·尼科尔斯(MichaelNickNichols)摘得。让他获得这一个殊荣的作品是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所拍摄的狮群的作品《最后的伟大画面》(Thelastgreatpicture)。尼科尔斯也是那张著名的黑猩猩将手伸向珍·古道尔博士的照片的作者。在去年的年赛中,他以一张为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巨杉《总统之冠》赢得“植物王国”组的组冠*。这张《最后的伟大画面》中,Vumbi狮群中的五只雌狮和她们的幼崽躺在一块露出的岩石上休息。尼科尔斯已经跟踪这一狮群近6个月,它们已经习惯了他待在附近。尼科尔斯将车停在岩石旁边,以红外摄影拍摄了这一看起来闲暇而又壮丽的场景,用红外摄影使烟雾和尘埃隐形,而光线变得更具有神圣感。但这群狮子的处境并不安全,几个月之后,尼科尔斯听闻,由于这一狮群游荡到国家公园之外的地方,其中三只雌狮被杀死了。
这张照片同时也成为“黑与白”组的组冠*。
年度青少年野生生物摄影师大奖年赛的青少年大赛部分始于年,许多在年赛中获奖的青少年摄影师后来都成长为野生生物摄影或影片制作的职业人士。夺得青少年部分大奖“年度青少年野生生物摄影师”大奖多是11-14岁组或15-17岁组的参赛者。而今年夺得这一大奖的参赛者确是一名不到10岁(8岁)的小摄影师,来自西班牙的卡洛斯·佩雷斯·纳瓦尔(CarlosPerezNaval)。
这张《阳光中的刺客》(Stingerinthesun)拍摄自小摄影师的家附近,画面中的蝎子(Buthusoccitanus)正在岩石上晒太阳。纳瓦尔用8-00mm变焦镜头拍摄太阳作为背景,这时候蝎子已经警觉,举起了尾刺。纳瓦尔更换了mm微距镜头,拍摄了蝎子。最终,两张照片合成了这张作品。
纳瓦尔从5岁开始摄影,并且在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的摄影比赛中屡屡获奖,不得不说后生可畏。
哺乳动物获得今年哺乳动物组冠*作品的是亚历山大·巴蒂耶夫(AlexanderBadyaev),巴蒂耶夫是一位演化生态学研究者,也是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他善于拍摄富有故事性的作品,曾在年获得“城市野生生物”组组冠*。
他拍摄这张《小鼠、月亮和蚊子》(Themouse,themoonandthemosquito)期间正值当地的马勃菌开始成熟的时期,巴蒂耶夫知道松鼠、花鼠和其他一些小型鼠类会在夜间到马勃菌表面作气味标记。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最大的马勃菌,趴在地面等待。摄影师以有月亮作为背景光,只用很弱的闪光拍出来访动物的轮廓,当一只白足鼠(Peromyscussp.)来到马勃菌表面,盯着一只蚊子看了一会儿,摄影师捕捉到了这一有趣的场景。
要成为一名好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往往要先成为好的动物学家或博物学家。正是巴蒂耶夫对动物的了解,才使他创作出这样的佳作。
以往的“行为:哺乳动物”组中入围的作品多为中大型的动物,而今年组冠*作品是一张小鼠。除此之外,今年的哺乳动物组的入围作品中,很值得推荐的是这张《冬季居所》(WinterHang-out)。在阴冷的色调中,一只可爱的蝙蝠倒掉在天花板上。来自波兰的卢卡兹·博兹奇(?ukaszBo?ycki)在寒冷的一月发现了三个废弃的仓库,这些仓库是在二战时期由德国修建的,他和他的朋友彼得·托马西克(PiotrTomasik)在这里研究越冬的蝙蝠。室外冰寒彻骨,仓库里的温度也只略高于零度,在其中冬眠的水鼠耳蝠(Myotisdaubentonii)每90分钟才呼吸一次。为了突出这里阴冷的氛围,卢卡兹将白平衡调制冷色,用闪光灯打亮了一只在天花板上的一只蝙蝠,彼得则用灯照亮了门口。卢卡兹说:“最困难的是在极冷的室外走回车里。”在这不久之后,摄影师就因肺炎倒下了。再后来,彼得去世了,这张照片也成为卢卡兹对他的朋友的纪念。
鸟类获得今年鸟类组冠*的是在年赛中屡获殊荣的匈牙利怪才本斯·马特(BenceMáté),这张《时空中的苍鹭》也具有典型的本斯·马特的风格:靠近水边的隐蔽棚中获得的超低视角加上奇思妙想的精心构图,总能够给观看者带来惊奇。为了拍摄这张照片,本斯·马特为相机设置了两个定时装置,一个调整对焦,另一个调整光圈,这样在单次曝光中获得这只苍鹭的运动轨迹,并且保证水面和星空的清晰。他在水边等待了74个夜晚最终抓住这一良好的时机。而右上角的北斗七星的位置也体现出摄影师构思的精细。
鸟类组入围作品中,值得推荐的之一是这张《野化的精灵》(Feralspirits)。这张照片拍摄于伦敦的一个墓地,红领绿鹦鹉原本是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物种。但逃逸和被故意放生的个体已经在英国建立了野化的种群。摄影师山姆·霍布森(SamHobson)在墓地附近遇到了这一大群有约5只。他用一只17-5mm广角镜头拍下这些一小群一小群飞过的的精(yōu)灵,营造了一种诡异的氛围。虽然红领绿鹦鹉在英国等地野化并成功的适应了当地的环境,但在它们原先的栖息地,包括在中国,依然受到宠物贸易的威胁而数量在下降。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最简单的构图有时候会获得最好的效果,比如这张今年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组的冠*作品:《非凡的蛇》(DivineSnake)。在印度的雨季,长吻瘦蛇(Ahaetullanasuta)会到房子附近捕猎蜥蜴和青蛙。摄影师拉维普拉卡什·S·S(RaviprakashSS)就在家里的花园中发现了这么一条蛇。长吻瘦蛇可以在一个地方耐心的等待很久。拍好这么一条细长的蛇,焦平面和角度都是困难,摄影师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构图,将焦点放在蛇的眼睛上,来表现其非凡的专心和耐心。
无脊椎动物看到这张照片,让人很难不想起福山雅治主持的NHK纪录片《HOTSPOTS最后的乐园》——不论是节目中的场景还是音乐。白蚁冢上的绿色光芒来自于一种叩甲(Pyrophorusnyctophanus)的幼虫,这些幼虫寄居在白蚁冢中,在白蚁婚飞的季节钻出来发出绿色的光,吸引并捕食婚飞的白蚁。摄影师阿里·巴索斯(AryBassous)设置了0秒的快门,将这些幼虫发出的点点绿光和星空以及一只这种叩甲成虫在空中画出的绿色轨迹凝结在画面中。为了拍摄这张照片,摄影师尝试了10年,最终这张照片使他获得了新设立的无脊椎动物组的组冠*。
这张也是无脊椎动物组的入围作品。曾经由水下摄影师大卫·杜比勒开创的这种水下拍摄的风格:一半水上,一般水下已经被许多摄影师所惯用。而这张如同幽灵般的僧帽水母作品《航行》则更是靠着精准的打光将这种通常为人厌恶的生物塑造的如此晶莹剔透。马修·史密斯(MatthewSmith)认为拍摄这张作品最好不要直接使用闪光灯,他用了水下光纤束光筒(fibreopticsnoot)照亮水母,从而保持了周围环境的黑暗。
植物和真菌自下而上拍摄的水下作品,尤其是如此拍摄睡莲的作品已经在野生生物摄影年赛中多次出现。摄影师克里斯蒂安·维兹(ChristianVizl)自年就开始在尤卡坦半岛洞潜,他对这里的水下环境相当熟悉,也曾经拍过很多这一角度的作品。而这样一张作品《地下世界》获得植物和真菌组的组冠*,作者将这一常见的水下场景拍出了不一样的氛围:这些睡莲犹如来自另一个世界。这些睡莲生长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一处名为AktunHa的天坑中,有不少潜水爱好者会来此洞潜。在夏季,上层水会由于一些藻类的生长而变得混浊,而下层水是清晰的。摄影师从下面用闪光清晰照亮了这些睡莲叶子粉红色的背面,体现出其质感。古代玛雅人认为天坑是可怕的地方并且认为睡莲是从地下世界生长出来的。这张照片正表现出这样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植物与真菌组中,有一张来自中国的入围作品,就是这张由武汉摄影师袁明辉所拍摄的《自然的和谐》(NaturalHarmony)。这是一张具有中国元素的作品,藤的卷曲犹如音符,加上欲滴下的水滴,整个画面给人一种轻快的节奏感。这张作品也让袁明辉成为第五个在野生生物摄影年赛中获奖/入围的中国摄影师。
水下生物今年很多个组别中,都有水下生物的照片入围,而在水下生物这个组别中获得冠*的,是这一张《游过的巨人》(Passinggiants)。鲸鲨也几乎是每年年赛入围作品中必定出现的角色。这种世界上最大的鱼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