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箭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小学必考成语百步穿杨谁才是真正的射
TUhjnbcbe - 2025/6/21 11:48:00
北京哪个地方能治好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vyp6xv6/

今天我要说的成语是,百步穿杨。它出自《战国策.西周》。

原文是这样写的:“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意思是,楚国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在一百步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

01成语故事:神箭手养由基

战国时期,有个远近闻名的神箭手,名叫养由基。

养由基是养国人,养国被楚国吞并后,他被征召加入楚国军队,从小兵开始做起。

养由基臂力惊人,射箭技术也十分高超,能拉开千斤重的弓,每次射箭都百发百中。

楚庄王时期,楚国若敖氏叛乱,养由基出马与叛军将领斗越椒隔河对射。双方约定互射三箭。

斗越椒先射向养由基,然而,第一箭被养由基拨开,第二箭被养由基躲开,第三箭被养由基用牙齿咬住。

接下来轮到了养由基,他一箭就射中了斗越椒的脑袋。

这一战,令养由基名声大振。

当时,有个叫潘虎的人,也很擅长射箭。

他听了养由基的事迹,心里很不服气,就找到养由基,说:“听说你射箭的本领很不错,敢不敢和我比一场?”

养由基点头答应,双方开始比试。

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非常适合射箭。很多人听说他们要比赛,都跑过来观看。

他们先将靶子放置在五十步远的地方。

潘虎第一个上前来,只见他绷紧手臂上的肌肉,弯弓射箭,“嗖、嗖、嗖”连射三箭,每一箭都不偏不倚地命中靶心,而且三支箭紧紧地攒在一起,几乎没有间距。

围观的人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喝彩声:

“好厉害啊,太精彩了!”潘虎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他向养由基拱拱手,示意轮到养由基了。

养由基环视一番,对潘虎说:“这个靶子太大,而且距离太近,根本比不出什么真本事。你看到距离我们百步以外的那棵杨柳树了吧?不如我们比赛射那棵树上的树叶吧!”

说完,他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的记号。接着,他拉开弓,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箭直接射中了红色的树叶。在场的人纷纷喝彩。

潘虎难以相信,他亲自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做好标记,然后对养由基说:

“你刚才那一箭的确高超,但也许只是运气好,偶然成功。如果你把这三片叶子都射中,才是真本事。”

养由基不急不慌,再次来到起点站定,微微眯眼瞄准片刻,曲臂拉弓,一套动作敏捷干练,如同行云流水。

随着“嗖,嗖,嗖”三声,三只箭相继破空而出,瞬间飞向柳树,直接从三片小小的树叶当中贯穿而过。

围观的人都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欢呼声响成一片。

潘虎输得心服口服,对养由基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养由基名震四方,获得了“百步穿杨”之名。

02成语运用

这就是成语百步穿杨背后的故事了。如今,我们常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造句的话,我们可以写:这个神枪手枪法高超,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03成语延伸

养由基能够“百步穿杨”,那当时的百步究竟有多远呢?想要知道百步的距离,我们首先要知道,古代的一步是多远。

古人所说的一步,并不是现在我们所指的抬腿往前走一步,而是我们今天的两步,也就是左右腿都各自往前迈一步。

荀子《劝学篇》中,有句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里面的跬步,才是,一只腿往前迈一步,等同于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一步,但却是古代的半步。

按现代一步平均距离80厘米来算,古代的百步,应该是80厘米乘以2,再乘以,也就是米。

好了,今天的内容我就给你说到这儿了。让我们下期再见!

#语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小学必考成语百步穿杨谁才是真正的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