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荣荣
编辑:钟毓
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想要成为时代的俊杰,不仅要聪明能干,而且要看清当时的形式,如果对眼前的形式不清楚,或者是稀里糊涂,只靠自身的聪明,或许还没成为俊杰就已经“身首异处”了。而在古代,“识时务者为俊杰”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你能不能成功,还关系到你能不能活着。古代就有很多聪明的,同时也是识时务的人,最终他们不仅收获了不错的结局,还名垂青史。
曾国藩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不人不晓,当年那个并不聪明的孩子,通过多次参加科举才考中,成了京官儿后,在官场上奋斗十年,发现自己的平台有局限性,最终,曾国藩通过接受“建立湘军”的机会迎来了职业新契机。曾国藩在经历了重重困难后,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曾家军,靠着这支队伍,和太平天国奋斗十年,最终将太平天国瓦解。当初建立湘军就是为了对付太平天国,如今目标被消灭,无疑曾国藩的这支军队成了朝廷的隐患,成了慈禧太后忌惮的对象,为此,曾国藩毫不犹豫的把曾家军解散,而且还是自筹遣散费。要问曾国藩怎么割舍的下?他当然割舍不下,但是就像自己背着野猪走在路上,结果被老虎盯上了,你又打不过老虎,该怎么办呢?只有把野猪抛下了,虽然打野猪的过程很辛苦,但是自己的命和野猪相比,自己的命是不是更珍贵呢?而曾国藩也正是遣散了自己的曾家军,才让朝廷消除忌惮,自己才有机会在洋务运动上大展拳脚。
汤和是朱元璋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汤和与朱元璋一起长大,一起挨饿,在朱元璋选择当和尚后,汤和选择了参加起义。汤和在起义的路上发展的顺风顺水,想到兄弟朱重八还饿着肚子讨饭吃,于是把朱元璋叫到身边和自己一起参加起义军。朱元璋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有聪明的才智,过人的勇猛,因此虽然汤和在军队中的职位比朱元璋高,但是汤和一直认为朱元璋是成大事的人,因此始终对朱元璋敬重有加,甚至两人走路,级别高的汤和总是走在朱元璋的后面,一副小弟的样子。汤和跟随着朱元璋一路前行,陪着朱元璋打过大大小小的仗无数,最终,见证了明朝的成立,亲眼见到了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
汤和作为开国功臣封侯封爵,威风八面。但是汤和并没有沉醉于这种荣耀中,他深谙历史的发展,甚至每个开国皇帝对开国功臣的那种忌惮,即使他们是亲兄弟。因此,汤和放下功名利禄,辞掉官职,回归田野。而在朱元璋晚年大开杀戒的时候,早已远离政治的汤和幸免于难。
司马懿是三国中重要的人物,他辅佐曹操三代人,受三代人的重用,同时也受三代人的忌惮。曹操曾做梦“三马同槽”,认为司马懿是个危险的人物。司马懿帮助曹丕继承魏王位,帮他成为“三国鼎立”的一支,但曹丕对司马懿十分不放心,是不是就把他的官职罢黜掉,需要的时候再把他召回来。到了曹叡这里,曹叡倒是不像他父亲曹丕那样,反而给司马懿送车送房,十分敬重。但是司马懿的任务也更加艰巨了,什么任务呢?他的任务就是灭掉蜀汉的诸葛亮。诸葛亮的能耐我们都非常清楚,能掐会算、决胜千里,“草船借箭”“空城计”等都彰显了诸葛亮的智慧。
但是很多人对“空城计”充满质疑,为何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会被一个诸葛亮和一座空城吓得掉头就跑,这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司马懿的智商。甚至还有不少人给司马懿出主意,比如想要知道诸葛亮那里到底是不是一座空城,晚上偷偷派个人看一眼不就知道了吗?最多也就是损失一个人而已。还有人说不管是不是空城,诸葛亮那么高调的坐在高处,一支箭射过去,把诸葛亮射下来,司马懿不久完成了曹叡下发的任务了吗?但是仔细分析司马懿,我们会发现,司马懿才是识时务的俊杰,他宁愿当一个被曹叡责备,被后世万代嘲笑的傻子,也不愿当一个射穿别人心脏的利箭,有去无回。因为司马懿知道,曹叡善待他的原因是让他克制诸葛亮,如果诸葛亮死了,他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而曹叡的疑心病不比他的爷爷曹操,他的父亲曹丕轻,因此,司马懿看见坐在高墙之上的诸葛亮,一声大吼带着十五万大军逃跑了。从此,诸葛亮靠着“空城计”名垂千古,而司马懿因为“空城计”成了“傻子”“懦夫”。
—END—
参考内容:
《三国演义》
《司马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