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项羽的单挑
大家好,谷园讲通鉴,这才是历史!
上回咱们说到,公元前年的冬天,刘邦占领了敖仓,韩信也占领了齐国都城临淄,楚汉战争的形势发生了转折。
项羽呢,将大军一分为二,自己带着一支又回西边来打刘邦;让大将龙且带着一支去东边打韩信。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咱先说刘邦这边,这一回,他可是打不倒了,跟项羽扛住了。楚汉大军在广武对峙上了。
扛了几个月,有人吃不住劲了。谁啊?项羽。换他吃不住劲了,因为之前刘邦把敖仓给夺了,那是项羽的粮草储备库,主要的粮草都在那呢,没吃的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啊。将士们要是吃不饱,那还有什么战斗力啊。再说了,多数人当兵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吗?你连顿饱饭都管不了,那谁还跟你混啊,军心浮动了。
怎么办呢?
有道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啊。到了这步境地,就不能再顾什么面子了。项羽就使出一个不要脸的招来。
在两军阵前,架起一口大锅,下面柴火点着,水在锅里咕咚着,大致这个么架式吧,当时应当没有这么大的锅,大致这么个意思啊。刀斧手押着两人站在大锅边上,一老一少,一男一女,谁啊?刘邦他老爹太公,还有他媳妇吕雉。
前面咱说过,彭城惨败之后,刘邦只把两孩子救出来了,老爹和媳妇都落项羽手里了。楚军这边向刘邦喊话:刘邦,你小子听着,霸王有令,命令你马上投降,敢说半个不字,就把你老爹给烹了,煮了,煲汤喝。
刘邦当然不能投降,不但不能投降,而且还要做出一种姿态来,做出一种什么姿态来呢?你听听他怎么回的话吧:
霸王,你听着,当年咱们在楚怀王手下半肩战斗,结拜为兄弟,你忘了吗?咱们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是非得把你爹给烹了,那必须得给我端碗汤来喝,你不能自己吃独的。
这意思就是,你就不要把我家人当筹码了,断了这个念想吧,我刘邦不在乎!
项羽大怒:好小子,你不是不在乎吗?不是想喝汤吗?我成全你,来人,把他们给我......
他这后半句还没说出口,就被项伯给拉住了。咱讲鸿门宴时说过,这项伯是项羽的叔叔,说话很有分量,他对项羽说:
天下事未可知。--《史记*项羽本纪》
这个仗将来打成什么样,都还不好说呢,咱不至于这样做。而且,
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史记*项羽本纪》
为天下者不顾家,打天下的人是不会顾忌家人的。这话说得痛切啊,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真相。你杀了刘邦的爹,对咱也没啥好处啊,起不到什么好作用,只能起坏作用,让他更恨咱,打得更玩命,是吧。你不要太冲动,冷静一点。
项羽叹口气:好吧,听您的吧。
讲到这,我再重申一下前面我的鸿门宴猜想。
在项羽要烹太公和吕雉之前,他和项伯都还是坚持着一种贵族精神、君子之风的。屠城与他们理解的这种精神并不抵触,杀宋义与这个精神也不抵触,那是对强权的反抗嘛。但在酒宴下对一个比自己弱小的人下黑手,他们却为之不耻。所以,刘邦能保命。说到底,刘邦还是项羽放走的。至于最终,项羽被刘邦打败,我觉得那是另回事,凡是将其归咎于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下手,批项羽犯了妇人之仁的,其实,都有点小人之心了。
接下来,项羽决定继续用贵族的方式来对付刘邦,他派人过去给刘邦传话:刘邦啊,咱们打了这么多年了,弄得整个天下都这么动荡,跟开了锅似的,老百姓们都跟着遭罪。我看啊,咱别没完没了的了,咱来个痛快的吧,就咱俩单挑吧。你打嬴了,天下归你;我打嬴了,天下归我。多好呢?
决斗,很明显这也是贵族的方式。一说这个,可能都先想到西方贵族,两情敌为一个女人决斗。最有名的就是普希金决斗而死。
其实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左传》里就有一段著名的情敌决斗的故事,说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徐无犯的妹妹长得特别好,郑国两个王孙,有一个叫公子楚,一个叫公子黑,两人争着要娶这个美女。徐无犯说:你们别争,这样,我安排个时间,你们都到我家来秀一把,让我妹妹自己选,怎么样?两人都很自信:太行了。
于是,这天,公子黑先来,穿了一身名牌时装,带了好多钱,耍帅、炫富。
公子黑出去后,公子楚进来,穿了一身军装,全幅武装,左右开弓,射出两箭,然后天上掉下两鸟来,这叫耍酷、秀肌肉。
美女看完之后,都很喜欢,不过呢,感觉公子楚更男人,更胜一筹,最终就嫁给了公子楚。
公子黑不死心,找公子楚去决斗,而且被人家给撵了回来。
挺有意思的一个故事。
接着说刘邦,他可不是贵族啊,他一听项羽要找自己单挑决斗,笑了:
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心说了,你倒不傻。你什么年纪,我什么年纪?你三十来岁,要跟我这五十多的单挑,想什么呢?单挑也行啊,咱可以比比脑筋急转弯啊,猜谜语啊,下盘象棋啊,可以玩智力竞技项目嘛。体力竞技,玩不了。对了,这盘象棋,你给霸王捎回去吧,让他先练练啊。
哈,这句他没说,象棋这段是我瞎编的。我从小也是喜欢斗智不斗力,最喜欢玩象棋,后来上中专的时候还得过全校象棋比赛前三。那时候,最崇拜的就是胡荣华啊,吕钦啊,许银川啊。还有一个电影叫《棋王》,那些高手们都是一个人能同时跟十好几个人下盲棋的。太酷了。后来,感觉太占精力了,而且跟专业的差距也太大,就戒了。
象棋棋盘中间写着什么?楚河汉界。所以,有个说法,说象棋就是项羽发明的。我在网上查过,究竟谁发明的,也没有一个公论。总之吧,它是一个基于战争思维的智力游戏,跟刘邦也算沾边。
项羽一听刘邦不应战,就烦了:好吧,你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跟你正经说话,你不理,是吧?来人,去阵前把刘邦给我骂出来,怎么难听怎么骂!
得令啊。阵前一员猛将就冲上去了,当然也不冲得太靠前,不能进入对方的箭弩的射程之内。然后就开始骂:刘邦,你个缩头乌龟,有种的出来,跟我们霸王单挑....
骂着骂着,刘邦阵中也冲出一位来,离着老远,还看不清模样呢,就听见嗖的一声。一箭就射中了这位骂阵的楚将的咽喉。噗通,栽倒在地,从马上掉下来,死了,被射死了。
楚军这边一看这情景,噢一嗓子,又冲上去一位,还没站住脚呢,又被人家给射死了。
然后,又冲上去一位,又被射死了。
楚军就被震动了!这什么人,太厉害了,这是神射手啊,射得又远又准。没人再敢上了。
项羽大怒,把大戟一挥,(京剧霸王别姬里他的兵器图片),胯下赤兔马噌下子就窜出去了,自己冲上去了。
刘邦这边这位神射手,叫楼烦,看着楚军阵中又冲出一位,急忙把弓拉满了,瞄准。可是,这次他手哆嗦了,马也哆嗦了,远远的就看来将,杀气腾腾,二目如电,吼声如雷。我的妈呀,这是来了个阎王啊,立马就尿sui了。马也惊了,调头逃回本阵,再也不敢出来了。
汉军整个也被震住了,这什么人,太厉害了。刘邦也好奇啊:去问问去。一会儿,下面人汇报:陛下啊,那就是霸王,真来了,亲自上来跟您挑战呢。
刘邦也来劲了:好,真他娘的有种啊,我也不能认怂,会会就会会。好几年没见面了,我也老想他了。
别人拦也拦不住,赶紧给准备保卫工作。
刘邦骑着马就上去了。远远的,还保持一段距离,大致能看清对方模样了,刘邦把马勒住了,yu...别看项羽能吓走楼烦,刘邦他可吓不住,他们是真正的棋逢对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个两千年前,在中国中部的大平原上,两个最牛叉的人物,各骑战马,身后不远处都是数十万雄师。那场面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然后呢?开打吗?当然不能打,刘邦哪打得过项羽啊,打不过怎么办呢?--你打过架吗?打架打不过,当然就得骂街啦。哈。这叫君子动口不动手,刘邦就把项羽给骂了一通。给项羽列了十条罪状,什么杀义帝啊,坑杀二十万秦军啊,火烧秦宫啊,盗挖秦始皇陵啊,等等的吧。就你这样的人,项羽啊,你十恶不赦,你配跟我挑战吗?
项羽打仗行,骂街不行啊,气得脸通红,手底下一按绷簧,嗖地一声,一支暗箭射向刘邦。是用“伏弩”射出一支箭来。
史书不可能写得很详细啊,我估计刘邦上来之前,手下跟项羽这边肯定得有个沟通:您得把兵器先扔一边,我们汉王才能上来跟你会面,斗智不斗力嘛。
所以,项羽只能用这个伏弩,比较小巧,在对方看不到的地方藏着的,暗箭伤人,这也不大地道,搁以前,他也做不出这事来,这实在没撤了。
刘邦没防备,这一箭正射在胸口上,幸亏是个小箭,力道也小,要不就立即给射死了。他身子往前一栽歪,脑子里飞快地转了一圈了,顺势就把趴在了马背上,伸手摁住脚,喊了一嗓子:
虏中吾指。
这王八羔子射中我的脚趾了。
拨马逃回本阵,直接回到大帐,就起不来了。
刘邦演这个戏干嘛呢?当然是为了稳定军心啊。这是关键时期,人们要是知道了他身负重伤,军心一散,那就不堪设想了。
可是,手下人们也都不瞎啊,而且他在大帐里躺了两天了,下面人们就说什么的都有了,就沾要乱。
怎么办?
张良说话了:陛下啊,您现在说什么也得出去转一圈!打起精神来!让将士们看看您没事,这样才能把大家给稳住。
刘邦真是一汉子,纯爷们,生生拖着虚弱不堪的身子,忍着巨痛,骑着马又绕着大营转了一圈。然后,把大军安排好,跟项羽这边继续保持着对峙,他自己就回关中去养病了。
从刘邦刚出道时,我就说过,刘邦既是一个“传说哥”,又是一个“败仗哥”,这是打了多少次败仗,多少次死里逃生啊,这回又差点被射死,又闯了一次鬼门关。这还不是头呢,以后还有好多次呢。
咱安下他这个“败仗哥”先不说,再去说说那位“常胜哥”--韩信,常胜将军,史书上就没写他打过败仗。
开头咱不说了吗,项羽兵分两路,自己带一路来西边打刘邦;另一路派大将龙且带着去东边救齐国、打韩信。项羽把这么重的任务交给龙且,可见龙且在楚军这边是仅次于项羽的人物,而且上上回节目里,咱讲过,打黥布就是龙且带兵打的,打得黥布落荒而逃啊,连老婆孩子都没顾上带。那个仗打得,比韩信打魏、赵、齐的仗都得更加惨烈。所以,龙且也是目空四海,谁也不服的主。
特别是对韩信,他们都在项羽手下共过事的,对韩信太了解了:韩信以前都混上吃来,指着人家一练麻的大妈养了好几个月,还钻过小混混的裤裆,这是要脑子没脑子,要骨气没骨气啊。我打他都觉得丢人。
总之吧,龙且也犯了大忌讳了,骄兵必败嘛。他带的兵很多,号称20万,再加上齐王和田横手下的兵马,合在一起,兵力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可是,他这一骄,手下谋士的建议,他就听不进去了,那种保守而稳健的战略战术就不屑于采用了,就跟陈馀一样了。
另一方面,你看啊,韩信早年落出这么一个怂蛋包的名声,竟然成了一个烟雾弹了,迷惑了对手,总使对手低估自己,自己的胜率就更高了,可见.....可见装孙子、认怂的好处还是蛮多的,哈。
公元前年十一月,韩信带领的汉军与龙且、田横带领的齐楚联军对阵,拉开架势要开打,中间隔着一条潍水,潍河。
齐楚联军在河东边,高密这儿,莫言老家,他们两军在这里汇合的。汉军在河西边。临开打之前,韩信连夜派人把潍河的上游给堵上了,用了一万多个沙袋,筑起一道堤坝,也不是全部堵死,反正下游的河水就浅了不少。
转过天来,正式开打,韩信先派一半的兵力上去,渡河过去跟齐楚联军打,河水不深,齐腰深吧,骑着马,趟着就过去了。打了一阵子,一看打不胜,就败退了,又趟水逃回来了。龙且一看,笑了:我说韩信就是个怂蛋包吧,这么不禁打,这就逃吗?你往哪里走,传令大军,冲!
他带着兵就冲上去了,忽啦啦的,都趟着水过了河。可是,也就过去一少半吧,上游忽然来了大水。韩信把坝给挑开了,水面唰一下子就涨了一两米。趟不过去了,骑兵也过不去了,步兵也过不去了。韩信突然发力,把过了河的这一少半齐楚联军迅速全歼,龙且战死。没过河的联军一哄而散。最后,齐王被俘,整个齐地全部被韩信占领。田横带着不多的残兵败将逃了,田横以后的故事,还很精彩,咱们等刘邦打下天下之后的时候再说。
韩信的这一仗可以说是威震天下的。是真正的震了天下了。
首先,项羽吓坏了,龙且死了,龙且带领着差不多楚军一半的兵力,都完了。接下来,他就面临一个腹背受敌的局面,西边是刘邦,东边是韩信,还有彭越也算是东面的。
怎么办呢?
没别的办法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得想办法把韩信拉过来,就派人去找韩信。
那么,韩信有可能被他拉过来吗?
历史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我们当然知道,韩信没被项羽拉过去。可是,在当时的情境下,韩信究竟要何去何从,怎样做这个抉择,其实也是在一念之间。
前面咱们讲了,韩信得算是一个暴发户啊。从社会的最底层,坐着飞机起来的,公元前年,从犯了死罪要砍头的底层军官,一步成了汉军统帅;然后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把黄河以北全搞定了,又把项羽都打不下的齐国给全部占领了,都是大胜仗,而且都是出奇制胜,都跟玩似的。
你要是韩信,你会是什么感觉?绝对是上天了,太牛叉了,就是天才啊,天下第一啊,独孤求败啊。(美人鱼“无敌”配乐)
在别人眼中,他也是战神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这时候,就是神仙,也得膨胀!
所以,韩信打下齐地之后,就派使者给刘邦送去一封信,说:陛下啊,
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
齐国这边的人啊,心眼忒多,反覆无常。而且又紧靠着项羽这边,不好控制。您看,要不这样,您把我封为“假王”,就是代理齐王,这样,我好开展工作,名正言顺了,老百姓们就更信服呗,齐地就好控制了。
刘邦听使者念完了信,火腾地一下就起来了:哦,我这在天跟项羽死嗑,天天盼着他带兵过来帮我呢,他竟然想自立为王?!
越说越有气,这就要骂街呢,忽然脚底下一疼。谁踩我脚了?一扭头,旁边张良、陈平正挤眉弄眼地冲他使眼色呢。张良小声说:陛下啊,忍住啊,忍住,这不是发脾气的时候。您真把韩信惹毛了,麻烦可就大了。送他个顺水人情又如何啊。
刘邦那反应多快啊,大笑,冲着使者:我早就想立韩将军为王了,什么“假王”啊、代理齐王啊,咱扯那个蛋干嘛啊。你们都听着,从今天开始,韩信就齐王,齐国那边那一片都归他了。
然后,给刻了个齐王的大印章,给韩信就送过去了。
历史大学堂特邀作者:谷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