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过来了
12月之前的两个月,楼市已死,有事儿只能烧纸。
进入12月下旬,时局发生了度的转弯,可以理直气壮的来讨论楼市了。
整个年,影响全球宏观的就是三件事。
1、俄乌冲突大宗商品全球大通胀。
2、美元加息非美货币暴跌斯里兰卡、加纳、巴基斯坦等国家崩溃。
3、中国防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停摆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而,整个年,影响整个中国宏观的也是三个因素。
1、公共卫生政策。
2、楼市硬着陆。
3、全球产业链重构。
第一个,影响的是经济的底层,毕竟,经济的本质是流通,GDP的本质是交换。
第二个,影响的是整个经济的中枢,毕竟占到了GDP的接近30%,占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第三个,影响的是国际资本,国际情绪,全球关系,是出口、外贸、产业链、全球分工、情绪和资本。
如今,除了第三个无解。
而第一个、第二个已经出现了本质性的变化。
事实上,如果第一第二个问题无解、停摆,一切资产价格都是虚无的。
正因为决定宏观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因子发生了质的变化,也才有了这篇文章的出现,否则,写个毛线啊,没有任何的意义。
如同,只有活着,才能谈论如何活的更精彩,只有活下去,才有资格来谈论有质量的活着。
2转向
人类文明的发展,究其本质是,分工产生交换,分工产生效率,交换和效率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于是,我们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未来,还有智能社会。
12月7日,防控新10条发布。
12月12日,行程码下线。
这几天有消息称,年1月3日开始实行,入境0+3。
如果是真,这一切,就在说明一个事实。
基本面,从防控疫情全面转向经济增长。
社会资源,从防控疫情全面转向恢复经济。
这是年的所有底层的底层,没有这个,其它所有的乐观都是虚无。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的说,的经济一定比好。
一是因为太差了。
二是因为的底层逻辑有了。
所以,
1、政策面全面转向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虽不会漫灌,但定是全面靠向经济增长。
3、财政政策持续宽松,虽不会像欧美一样发钱,但定是全面靠向经济增长。
有了这个底层,坊间已经对有了很多的预判。
比如GDP增长8%了,比如年初就会降准降息了,比如1万亿半导体刺激计划了,比如全面支持民营经济了,比如地方政府全面救楼市了等等。
这个底层,很重要。
3楼市
楼市还在探底,那是情绪的下探。
而政策面,全面的救楼市,已经是扑面而来。
这一切,本质上,是对楼市态度、房企态度的重大转向。
先来说救房企的政策,
1、第一支箭,房企信贷支持,亿+(贷款)。
2、第二支箭,房企中信债支持,亿(发债)。
3、第三支箭,放开房企股权融资,万科等十多家房企已经开始了,这可是尘封四年多之久的政策,放开了,当年恒大向广东省求救的信,要的就是这个(股权)。
4、第四支箭,要求银行为房企作内保外贷去偿还外债(信誉)。
从最高层的口径来看,重新提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这又是一个根本性的态度变化。
上一次提出是支柱产业,还是在年。
随着防疫新10条的推出,南京、佛山、武汉进一步放松了自己城市的购房政策。
广州取消了二手房指导价,杭州降低了二套房首付比例。
结合最高层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央行的讲话、刘鹤副总理的讲话、住建部的文件等等,可以预见。
1、救市政策还将全面袭来(毕竟稳楼市就是稳经济)。
2、地方政府更多的放松(地方政府肯定积级,这是钱袋子)。
3、货币政策更多的支持(会降准,5年期LPR还要降)。
楼市必将被救起,这已经是一个共识,这不单单是经济的需求,也是现实的需求。
年的楼市,一定比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有多好?好多久?我不知道,这里面政策的因素太多,会不会政策过剩?
如果过剩,就会出现上面不想看到的楼市过热,但也许,也正是想看到的,Idonotknow。
那,楼市下一步如何演变?
4楼市演变
没有普涨,没有暴击,这是第一句实话。
市场分化、结构性机会,这是第二句废话。
12月15-16日最高层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房地产,最为重要的是这四项。
1、重审房住不炒。
2、防风险、保民生将是年房地产政策的核心目标。
3、房地产管理的基调转向全面稳定市场、复苏需求。
4、重点提出要支持改善住房消费。
这里面有几个核心。
1、房住不炒,政策不会大转向。
2、违约房企有救了,烂尾楼市有救了,业主朋友们,不要过份担心了。
3、因为房住不炒,所以,让改善成为救楼市的主力,让改善成为所有放松的主力。
4、因为房住不炒,刚需去找社会保障,改善请去找市场。
所以,先记住这一条,改善住宅,未来大有可为。
5分化
再来说分化。
因为-这波楼市硬着陆,着实教育了全国人民。
房子是真会下跌,政府是真会不救,房企是真能倒闭,楼盘是真能烂尾。
包括此时的读者你,对中国楼市的前景,大抵一定是悲观的。
所以,没有普涨。
因为,时代变了,情绪变了。
年的中国,有三个让楼市乐观的因素。
1、价格来到了3-6年以来最好的时候。
2、购房政策来到了5年以来最好的时候。
3、利率来到了10年以来最好的时候。
年的中国,也有三个让楼市悲观的因素。
1、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中国楼市风向标的城市,要不下跌很久了,要不开始下跌了。
2、有太多人等着卖房,有太多人着急卖房。
3、很多人的预期真的变了,不是对楼市的预期,而是收入真的下降了,自己的未来预期真的下降了。
所以,年,是一定比年好,但市场一定是分化的。
我的答案是,
1、这波回暖只属于全国10%左右的资产。
2、这波回暖只属于全国15个核心的城市。
所以,即使是自住,也不能瞎买,难道不想让住的房子给孩子的时候涨价吗?难道想给孩子留一个累赘吗?
所以,即使你认同房产依然可以配置,也值得去配置,也一定不能瞎买,一定要比以前更加的慎重。
在这里,再次重审我在年的三原则。
1、一定是站在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核心城市。
2、一定是在这个城市里的一级和强二级地段。
3、一定是好开发商的品质楼盘。
而年这波回暖,也请你一定要把握好这个资产置换窗口期。
1、请坚定的把资产从三四五线挪到二线。
2、请坚定的把资产从二线挪到强二线(一线有门槛另论)。
3、请坚定的把资产从刚需挪到改善。
6总结
字的稿件KPI已经完成,又到了大道至简的部分了。
1、的政策基本面从防控疫情全面转向经济增长。
2、影响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的中枢房地产被重新重视和定义。
3、年的经济一定比年好。
4、年的楼市一定比年好。
SO,如果你认同。
1、请率先紧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苏州、杭州、东莞这七个城市。
2、请你永远相信长三角核心、珠三角核心。
3、请相信中国的核心资产不会让你失望。
4、请让你的资产一定要离全球的国际性大都市近一些。
5、请一定要坚定相信并持有这个国家的稀缺资源。
谨遵常识,共勉。
注意,以上,我所有讲的,只代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