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箭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千年古城正重光金台资讯
TUhjnbcbe - 2024/10/9 9:01:00

古城保护,是绍兴这座有着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与生俱来的使命,一代又一代绍兴人永续接力、久久为功。

年1月1日,备受瞩目和期待的《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正式实施,成为绍兴撬动古城保护利用的重要法律武器和有力支撑,古城保护开始迈入常态化、专业化、制度化轨道。

如今,《条例》实施已满两年。两年来,绍兴古城保护站上“C位”,行政功能外迁,高层建筑削减,文旅功能填充,老旧小区(历史街区)改造,多个城市有机更新项目落地……古城9.09平方公里土地上,巨变已生。

机制健全

两年来,绍兴古城保护的“四梁八柱”日益坚实而牢固。

一部法规、一个机构、一项基金、一张清单的“四个一”体系,是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活力得以释放的关键和保证。

为让古城保护利用工作更加高效,与《条例》一同诞生的还有一个全新的部门——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名城办专门承担古城保护利用重大政策措施研究、规划编制协调、监督资金使用等职能。这也成为绍兴古城保护历史上,通过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统筹相关部门、打通体制壁垒的创新之举。

创新,是为了应对挑战。如何用好现有资源为古城保护提供财力支持,如何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入驻古城,考验着政府的智慧、能力和担当。

“古城保护的投入很大,资金缺口不小。”市财政局局长吕丙坦言,在古城保护上,国家层面的支出补贴较少,财政压力主要落在地方政府肩上。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绍兴市专门建立了古城保护利用基金,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按比例提取一定金额纳入基金。两年来,累计安排资金17亿余元,但远远不够。

通过开发项目方式吸纳社会投入,是绍兴积极探索的一种模式。如由政府平台投资,后期交由社会进行市场化运作,然后每年返还给政府一定回报。对政府来说,这是一种长期的收益;对企业来说,则可以更加灵活地操作运营。再比如,把一片区域的改造整体打包给产业运营公司,向企业出让土地的同时,也要求企业同步把古城保护利用的项目运作起来。

灵活的运作体制,激活了古城保护利用一池春水。市财政局经济建设处副处长叶俊杰对此深有感触:“年起,绍兴将政府投资项目‘封闭运行’机制创新应用于古城项目群建设,将‘生财聚财’与古城保护利用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古城价值。为未来5年总投资亿元的50个古城项目落实了资金来源。”此外,市政府还进一步确定古城项目群资金平衡方案,通过资产注入、土地资源平衡、平台公司融资等手段,有力地保障了古城保护利用项目的实施。

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古城项目群建设势如破竹、动作频频。围绕“一城一桥三故里”总体布局,66个清单项目先后推进,包括蕺山、府山、塔山周边高楼拆除,鲁迅故里、书圣故里、阳明故里片区和台门里弄等市民高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年古城正重光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