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思谦,见过思错,见恶改正,为什么,想要有一些好的事情发生时,需要改掉自己的一部分不好的地方,改错,纠正错误,也许在献血屋看到时,就会去义无反顾地去做好事。
可是,好事能积累德行,可却求不到福报,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建堤筑坝,将所有的错误改正了,再去行善,就会有好处功德。
因为一方面,你的错未改,纠错未了,你的一切建立不在善处好处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本,你是如何也完成不了自己的心愿的。
我们都是知道,孔子是为圣人,他也在每天知错就改,说过的一句话,也非常让后人铭记。孔子说“过则勿憛改。”
意思是说,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及时改正。一代名将周处就成为改过从善的榜样。千百年来,他除三害,悔过自新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孔子学院的各个地方国家的兴起,也不断激励着人们,并给后人以新的榜样。
这里我们要将一个人,他自己可以说,从害人精,到改过从善的故事,这位主人公名叫周处。
当时周处十八九岁的时候,长成了高大的汉子,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力士,一般十几二十人根本不敢靠近他身边。
因父亲去世得早,没人管教,他变得不爱读书经常因为喝酒而打架闹事。他还喜欢打猎,任意破坏老百姓的庄稼。要知道打猎杀生是一回事,所以作恶百出的他被当时乡里人又怕又恨,但又不敢把他怎么样,就尽量不招惹他,远远地躲避着他。
自从周处把两害除掉了,南山上的白额老虎,那只老虎身长一丈多,张牙舞爪,威风凛凛,向周处的树下扑来,当时,周处眼疾手快,立马把一支箭射中了猛虎的左眼,一阵翻滚。他立马又取一支箭射中了猛虎的喉咙。
乡里人说的两害其实一共有三害,这地三害是谁呢?他一直不明白。
周处为乡里除掉了蛟龙,他当时也给乡里人带来了许多祸害,他才真正的意识大家对于自己的厌恶程度。
才明白自己是乡民说的第三害。于是辞别乡里,去向陆机陆云两兄弟学习。
学习的道路上,陆了解了周处的身世和求学经历。周处说:“我想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只是年纪不小了,不知道是否来得及?”二陆鼓励他说:“古人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
意思就是,只要你有改过的心,一想要改错,那不管你什么年龄,都不晚。只要你想改,一切都来得及。
所以,改错,即使是犯了滔天大罪,也会有改正的一天。要怀着对于自己的错,再不犯不造做的心,努力行善,过了许多年后,你就会明白,原来一切都不晚,只要你有颗努力的心,做好事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