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嚣张狂妄阴险奸诈安史之乱连载8 [复制链接]

1#

钱从哪里来?

做任何一件大事,一样东西无论如何少不得,真金白银。无论古今,无论中外,没有巨量的资金,啥大事也办不成。军家说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安禄山拿出部分地方税收,作为启动资金,交到胡人中的商人手里,“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生意手腕,到全国各地做买卖。”“国家投资,利润分成。”

大量的资金用于兴办类似于以地方政府为投资方的商行,安禄山每年从各地商行中集聚数以百万计的财物。

回笼来的资金,安禄山将其中一部分投入到三大领域。收购战马,数量达一万多匹;收购大量的武器;蓄养家奴,数量不多,只有一百多人。这些人个个武艺高超,今天称超人。作战中,勇猛异常,以一当百。

安禄山盯上同罗、奚族、契丹族的降卒,派出人手,精挑细选,选中八千人,私自收养。这些人个个身强力壮,人人都是战场上混大的老手,能征善战,当时人称壮士,类似于蒙古族的职业勇士。

安禄山正心动邪念,不料厄运偷偷盯上来。

土护真水之战

天宝十年,安禄山得到确切消息,“一支契丹军正在土护真水休整。”(土护真水,今内蒙古老哈河)

你们这支契丹军,累次挨打累次脱逃。我早就盯着你们,你们如此孱弱,真是想不吃掉都不行。安禄山发出命令,“发财的机会来到,我亲自率领六万军队进攻只有两万来人的契丹军。”

如何悄悄地接近对手,而不为敌军发觉?反复思考后,安禄山想出一个办法。

部队临出发前,安禄山发出指示,“组建向导部队,由两千奚部骑兵组成”,“发挥你们路途熟悉的优势,悄悄地接近敌人。”

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主意。六万大军,分成十个小队出发,在平卢集结,之后前行一千多里,到达北部的土护真水,契丹军丝毫没有察觉。安禄山,不愧为偷袭战的高手。(平卢,今辽宁朝阳市附近)

大部队快接近目的地时,天不作美,一连几天,下起大雨。

狂风暴雨中部队昼夜兼行。突然,灰蒙蒙的天幕下,契丹人的营帐出现在眼前。

“你们这些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猛然看见唐朝大军,契丹人吃惊不小。

“全体做好战斗准备,完成对敌包围后,即刻发起进攻”,安禄山发出战斗指令。

“这几天的大雨,将士们的弓弩受到雨水的浸泡,弦子失去弹性,没有张力”,接到命令,大将何思德连忙跑过来,对着安禄山的耳朵,急急说道。

看到安禄山未置可否,何思德当即补上一句,“契丹人的弓弩放置在营帐里,不受雨天的影响。”

看到安禄山在玩手上的一把弯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何思德接着说:“我们的部队人马多,是敌人的三倍,但是,千里行军,长途奔袭,已经十分疲劳,将士们没有作战的精力,需要休息。”

安禄山没有说话,侧着耳朵在听。何思德接着说:“我们把契丹人包围起来,不让他们逃跑。也不发动进攻,虚兵围营,围而不攻。我们的将士就地进行休息。契丹人看见我们唐军人多势众,必生畏惧之心。不出四天,他们必定前来投降。”

安禄山抬眼望望天,笑着说:“我们跑上千里的路程,跑到这里来睡觉,吃饱睡足,四天后敌人自动前来投降。朝中大臣听到这个捷报,不笑晕才怪。鬼才信有这样的好事啊。我们已经三倍于敌人,那怕丢掉弓弩也稳胜不输,还考虑什么雨天弓弦失去弹性拉不动?要用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用狂风暴雨中的战斗,用连续奔跑汗流浃背的战斗,用六天五夜不睡觉的战斗,去取得空前的胜利。听到这样的战场捷报,朝中的那些大臣,坐在金殿的皇帝,才会个个竖起大拇指,才有大功劳从天上降落下来。”“否则,跑也白跑,忙也白忙,说不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大臣参上一本‘通敌的嫌疑’,到那时哭都没有眼泪。”

看着阴沉的天空,看着身边草地上马蹄印子里一小洼一小洼的积水,安禄山大声喊道,“完成包围后,即刻向敌人发起进攻,杀得契丹人片甲不留。”安禄山挥动手中的弯刀,将正在玩弄的一根嫩绿粗壮的树枝条,削去半截。

雨停,风住,天空开始放睛。唐军的大队人马,在何思德的指挥下,从四个方位完成对契丹人的包围。

沉闷的战鼓,突然从半空中响起。唐军展开队形,向契丹人发起冲锋。

契丹人还是老办法,弓箭手就位,满天飞蝗一般的箭簇挡住唐军冲锋的马队。唐军更不示弱,立即还之以颜色,弓箭手迅速就位,向契丹人发射飞箭,掩护冲锋部队发起突击。

然而,今天的弓有点不一样,唐军无论如何用力,箭的射程远不及对手的一半。

“唐军弓弦潮湿,失去张力。”契丹人高声大喊着。

契丹人的箭立即变得疯狂起来,大队的契丹人边射箭边向唐军接近。

唐军中不少人中箭,倒落马下。飞蝗一般的箭雨中,唐军不得不向后退。

契丹人得势,立即发起反冲锋。

何思德心中着急,举起手中的盾牌,高声喊叫着,率领突击队,冒死与契丹人对冲。

盾牌能护住人体,却护不住马身。唐军中很多战马中箭,冲锋的将士被乱蹦乱跳的战马摔落地下。

何思德从战马身上摔下来,随即被冲过去来的契丹骑兵包围。

“这人就是安禄山”,几个契丹兵喊叫着,挥舞着战刀,催马上前。

何思德身宽体胖,长相很像安禄山。

听到喊声,围过来的契丹兵越来越多。骑兵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冲过来,争着砍死“安禄山”,抢占头功。

何思德被快速包围上来的契丹兵杀死。一位契丹将领冲过来,割下何思德的头颅,举在一根木棍上,高声大喊“安禄山被我们杀死”。

听到喊声,契丹兵士气大增。

两千名奚人骑兵(唐军先前的向导部队)一直站在包围圈的外围。突然发现契丹人得势,奚人骑兵毫不迟疑,当即临阵倒戈,高声叫喊着,从唐军的背后向着正在努力坚持的唐军发起猛烈的进攻。

前后夹击,神仙也吃不住这样的打法。唐军大败,大部队随即溃散,士卒们各自逃命。

契丹人和奚人早就盼望着这样的机会,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岂能放过?立即纵马从后面追上去,照准前边逃跑的唐军士卒的后脑勺、后背,下刀猛砍。

跑得快的人捡到一条命,绝大部分唐军被杀死。唐军逃跑的沿途,到处是中箭受伤的战马,丢弃的兵器、盔甲,死尸塞途。

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拼命逃跑。背上的人太过于沉重,战马无论如何跑不起速度。安禄山的马鞍被追兵的箭射中,帽子上的簪子被另一支箭射断。在身边二十多位高手贴身掩护下,急匆匆向南奔逃。

天完全黑下来,追兵这才缓缓停下追杀的脚步。

安禄山不敢停留,连夜摸黑赶路。天亮时分,一行人逃进师州城(今辽宁朝阳市)。

陆陆续续又有左贤王哥解、河东兵马使鱼承仙等将领带着残兵逃进城来。

背黑锅的人

扒下两碗热饭,喝完一杯热乎乎的香茶,安禄山这才感觉整个人转过神来,感觉从迷迷糊糊的云雾之中,落到地面上来。一个现实的问题,随即摆在眼前,失去六万兵马,如此重大的失败,如此灾难性的损失,谁来承担责任?

不用考虑,责任者的后果就摆在那里,一定是杀头。

既然一定不能是我安禄山,那就必定要有人来背这个黑锅。

这个背黑锅的人该是谁呢?听到左贤王哥解、河东兵马使鱼承仙逃进城来的消息时,安禄山抽着香烟,脸上露出满脸的笑意。

左贤王哥解、河东兵马使鱼承仙刚刚吃完热饭,喝完热茶,正在用热水泡脚,准备上床休息,好好睡个囫囵觉。一群人手持兵器,突然闯进门来。

这伙人动作利索,手起刀落,也不答话,也不说为什么,伸手砍下哥解、鱼承仙的头。血淋淋的头颅装进两只木匣子,将与战争失败的报告一起送到京城。

战争失败的原因彻底地栽在这两个倒霉蛋身上,奏章起草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指挥失据”“逃跑在先”“严重违犯军纪”,反正他们俩已经不能说话,也没有人来给他们翻案,一切的工作,安禄山做得天衣无缝。

天已经大亮。大事办定,安禄山倒在床上沉沉睡去。城外,契丹人已经追上来,把师州城围得严严实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