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打仗,对方武将出城迎战单挑,为何不直 [复制链接]

1#

兵对兵,将对将,这是中国古典小说及评书演义里最常见的“战争场景”。战场单挑,那是古老的传说啦,基本上在春秋的战场上才能看到。,真实的历史上很少有单挑的事情。

武将单挑无疑会增加用兵风险和将领损失率。况且,大将单挑决出了胜负,剩下的军队还有什么用?

古代根本就很少有武将单挑,这又不是黑社会抢地盘,找两个大哥互相打一顿。大家想想看,绝大部分战争都是一次就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低也是成千上万人的生死。怎么可能由2个人单挑来决胜负?充其量就是像吕布一样作战时候一马当先而已。

当然可以用弓箭来射,甚至可以改变战争进程。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名将薛仁贵——所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还比如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见军情紧急,将头伸出船舱外探视,忽被一箭不偏不倚射中脑壳,顿时挂了!可是这一箭是瞄准他射的吗?当然不是。他是被箭雨中不知名的一支偶然射死的。不过也算不上是一支箭改变了历史,而是陈友谅不小心探头改变了历史!

可为什么直接射死对方武将的情况,并不十分常见呢?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回说。

第一点就是距离。目前的主流观点就是,普通弓箭的射程也就是米到米之间,不会超过这个数字,然后是重型弓弩射的更远,但是距离也超不过一千米。而单挑的两个人离自己的大本营都有一定的距离,如果想射箭暗杀,也是会被发现的。

第二就是两个人在马上厮杀,或是在地上火拼,这时候放箭不一定射到谁呢,所以不敢射箭。要知道弓箭的精准度和速度,有怎么能和现代狙击手相比呢!

双方的武将会在战役开始之前先单挑,古时候的确发生过这这种事,但是只在春秋以及之前有过,那个时候人们都讲究个君子行为,那段历史中,人们打仗其实不是为了将敌方消灭,目的就是让对方屈服。

而且事实上,在古代战场上被射死的人,很少是一箭穿胸,而多被箭射成了一只“刺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